丹青中國——2024杰出藝術人物李國亮
在丹青的世界里,我們見證了無數藝術家的辛勤耕耘與卓越成就,他們用筆墨描繪出了一幅幅動人心魄的藝術畫卷,用色彩勾勒出了一個個栩栩如生的生活場景。
本次活動旨在表彰那些在書畫藝術領域取得卓越成就、具有廣泛影響力的杰出藝術家。
他們來自五湖四海,有著不同的藝術風格和創作理念。但共同的是,他們都以筆墨為媒介,以畫作為載體,傳遞著真善美的價值觀,他們不僅技藝精湛,更在傳承與創新中不斷探索,為中華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在他們的作品中,我們看到了對自然的敬畏與熱愛,對人生的思考與感悟,對社會的關注與擔當。他們的作品不僅體現了個人風格與情感,更展現了中華民族的精神風貌與文化自信。
李國亮1950年生,廣東省樂昌市,68年下鄉插隊7年知青,2005年公路局退休研習木雕動畫,韶關市民間文藝家協會理事,中國實力派書畫家協會非遺木雕動畫大師,獻禮建國70周年,人民日報有品質的新聞報道。花甲老人李國亮自小癡迷于 這種 “魯班之技”,歲月也用這種方式雕琢出了他受益終生的“工匠精神”。
自退休后的李老決定找點事情做,便開啟了木雕生涯。他日復一日以刀為筆、以木為紙,從《百子圖》到《清明上河圖》,從唐詩到高鐵,共創作了200余幅作品。 與尋常木雕不同的是,李國亮首創木雕動畫,作品內嵌機關,人物場景皆有動態效果,更顯栩栩如生,讓經典有了更鮮活的靈魂。如今已經退休的李國亮繼續在木頭上精雕細琢,他用3年時間雕出了3.6米長的《清明上河圖》又用6年時間雕出了有100個活動童子的3.6米長的《百子圖》,遠近聞名。
2014年,李國亮的木雕(動畫)和電動木雕工藝分別獲得外觀設計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這之后,李國亮又花了5年時間,升級改造“靜態版”的《清明上河圖》。今年8月,“動態版”《清明上河圖》全部完成。最重要的是,文化是民族的根基,他希望用自己的技藝為文化傳承盡一份力,“少年強則國強,我要給孫輩們樹立積極向上的價值觀與愛國情懷。我的下一個五年計劃要完成。唐詩100首、三字經、弟子規的木雕作品。”轉載廣州日報,韶關日報。作品被邀錄入《文化強民族強》主題中國郵冊,榮獲“2016年度廣東省優秀民間文藝家”稱號,2020年在中國世紀大采風二十周年慶典暨電視年度人物頒獎盛典活動中,被授予中國當代德藝雙馨藝術家榮譽稱號。入編《采風中國》書畫專刊,獻禮建國七十周年,中國新文藝書畫工作委員會頒發“最具創作力的書畫名家”榮譽證書,同時獲得各界人士好評!2021年參與《中華英才》官網報道,獲得中國科教評價研究院院長、浙江高等教育研究院院長邱均平教授,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全國輕工業勞動模范,非遺國家級傳承人張民輝等老師好評。2023年參與百家媒體發布“德藝雙馨書畫名家 獻禮全國兩會”,頒發榮譽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