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小雨:脊髓電刺激助力不明原因下肢無力患者運動康復
2024年8月,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七醫學中心夏小雨主任團隊為一名不明原因的下肢無力患者完成脊髓電刺激手術。手術過程順利,患者恢復良好。隨著脊髓電刺激的開機,患者下肢痙攣迅速得到緩解,步伐變得更加輕快。
病例回顧
主訴:雙下肢乏力1.5個月余。
現病史:患者2024-07-02無明顯誘因出現雙下肢乏力、痙攣不適,抬腿困難,右下肢放射性疼痛,右下肢癥狀較左下肢較重,伴有尿失禁、尿痛、便秘等。先后就診于“河北及北京多家醫院”,考慮“腰椎病”,均未住院治療,門診就診后居家口服“甲鈷胺”等藥物治療,癥狀未見好轉。現患者為求進一步治療,就診于我院。患者目前精神狀態良好,飲食正常,睡眠正常,體重無明顯變化,雙下肢肌力4級,肌張力稍高,伴有便秘。為進一步檢查及治療入院。
診斷:下肢無力待查,腰椎病
診療過程
患者曾經輾轉多家醫院,采用藥物對癥治療,未見明顯療效,患者又到宣武醫院吳浩主任門診就診,吳浩主任閱片后表示患者影像學上腰椎病變十分輕微,與患者的臨床癥狀對應不上,并表示如患者迫切希望改善癥狀,可考慮嘗試脊髓電刺激治療。患者治療意愿強烈,遂被推薦轉診來到夏小雨主任門診。
在完善術前評估,以及與患者及家屬充分溝通后,基于患者本人及家屬的強烈治療意愿和要求,夏小雨主任團隊決定實施脊髓刺激電極植入,并同期植入刺激器。手術在術中電生理和術中影像的引導下,1根SCS外科電極被準確植入到T12-L1硬膜外。
術后當天患者麻醉蘇醒后狀態良好,當日即開啟電刺激,隨著刺激開啟,患者的下肢肌肉緊繃感即刻得到緩解,到術后6小時,當日傍晚患者就下地活動了,自己覺得走起路來也變得更加輕快,刺激數日后,自訴便秘也得到明顯改善。患者和家屬對效果十分滿意,欣喜萬分。
專家意見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七醫學中心夏小雨主任介紹,脊髓電刺激是臨床上常用的神經調控治療,既往多應用于神經病理性疼痛的控制,近年來我們醫學界在臨床實踐中觀察到,脊髓電刺激不僅對疼痛有效,對于缺血、痙攣、步態異常等均有很好療效,SCS的臨床應用適應癥方面有了很大拓展,是近年來醫學上的重大突破。我們團隊在這個領域,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形成了系統性的術前評估、手術流程、術后參數調控等方面的方案。我們目前感受到,SCS對于緩解疼痛、降低肌張力短期就能觀察到效果,遠期對于提高肌力、改善二便功能也有較為確切的療效。手術只是第一步,術后科學的參數調控并結合系統性的康復訓練也尤為重要。盡管調控原理目前還不夠清晰,但應用中體會到脊髓電刺激更像一種對癥治療,它把不良的癥狀表現壓制住,方便病因治療和康復治療的介入,從而提高綜合治療效果。因此,該技術在偏癱、脊髓小腦共濟失調、帕金森步態障礙等疾病中,也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專家簡介
夏小雨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
神經外科醫學部副主任醫師
北京協和醫學院八年制醫學博士
清華大學醫學院生物醫學工程系博士后
專業特長:昏迷(植物人)促醒全療程的綜合治療、功能性疾病的神經調控治療,包括:昏迷病人神經調控促醒治療;帕金森病等神經疾病的DBS手術治療;脊髓損傷的脊髓電刺激治療;嚴重疼痛的脊髓電刺激或藥物泵植入治療;難治性癲癇、腦卒中后康復的迷走神經電刺激(VNS)治療;大小便功能障礙的骶神經電刺激治療。
學術任職: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神經再生與修復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康復醫學會智能康復專業委員會青年工作組委員,中國健康管理協會神經調控全程管理分會理事,北京醫師協會神經修復學專家委員會青年委員會常務委員,北京醫師協會神經調控與人機交互專家委員會委員。SCI期刊Frontiers in Neurology審稿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