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青中國——2024杰出藝術人物 冉鳳嶺
在丹青的世界里,我們見證了無數藝術家的辛勤耕耘與卓越成就,他們用筆墨描繪出了一幅幅動人心魄的藝術畫卷,用色彩勾勒出了一個個栩栩如生的生活場景。
本次活動旨在表彰那些在書畫藝術領域取得卓越成就、具有廣泛影響力的杰出藝術家。他們來自五湖四海,有著不同的藝術風格和創作理念。但共同的是,他們都以筆墨為媒介,以畫作為載體,傳遞著真善美的價值觀,他們不僅技藝精湛,更在傳承與創新中不斷探索,為中華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在他們的作品中,我們看到了對自然的敬畏與熱愛,對人生的思考與感悟,對社會的關注與擔當。他們的作品不僅體現了個人風格與情感,更展現了中華民族的精神風貌與文化自信。
冉鳳嶺,56 年生于河北廣宗,現居北京。7 年的軍旅生涯有緣受到王雪濤先生的指點。現為國家一級美術師,北京古今翰墨書畫院副院長,博鰲亞洲藝術人才研究會副理事長,中國書畫家聯誼會新文藝群體書畫家工作委員會副秘書長,中國中外名人文化研究會學術委員會藝術顧問。
筆丹青繪蒼穹,墨載壯志尋藝道——記著名書畫家冉鳳嶺
冉鳳嶺先生是一位書畫兼優的藝術家,從他的其作品中不難發現深厚的功底,當然其中也蘊含著豐富的人生閱歷與精神內涵。軍旅生涯賦予筆墨剛毅的特質,使書畫擁有力量感與震撼力。他的文人修養是深厚的,所在可以借古開今創作出極有傳統韻味的書畫佳作。比如《中國夢》這件作品以盛牡丹為焦點,巧妙地將枝葉花構成地圖如雄雞屹立,寓意國家繁榮昌盛、民族夢想綻放。色彩鮮明,構圖大氣,既展現了傳統美學的韻味,又寄托了對國家未來的美好愿景,是一幅兼具藝術價值與時代意義的佳作。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冉鳳嶺曾經得到國畫大師王雪濤的親自指點,這段師徒緣分無疑是他藝術道路上的重要轉折點,大師的言傳身教不僅提升了他在技藝上的造詣,更重要的是為他打開了極為廣闊的藝術天地,使其在繼承傳統的同時敢于突破常規,探索屬于自己的藝術語言,可以自成一體為當代中國書畫奉獻一張亮麗的名片。
冉鳳嶺先生的牡丹主題創作,以其大氣富貴,寓意中華騰飛的主旨脫穎而出,不僅形神兼備,而且富有深刻的文化內涵,展現出深厚的繪畫功底與對傳統文化的理解。在構圖上冉善于運用大空間進行大創作,大處落筆小心收拾,使得畫面既不失大氣磅礴之感,又能細致入微地刻畫每一朵花瓣的紋理與質感,讓作品凝聚崢嶸如鐵的力量。色彩巧妙地處理濃淡干濕的關系,對比與和諧,生機盎然,在畫里畫外又不失寧靜雅致的主題氛圍。他的牡丹畫作不僅僅停留在視覺美感層面,而是通過牡丹寓意傳達超脫于物象之外家國圖騰,讓人在欣賞之余不禁沉醉“國色天香溢中華”的精神氛圍中,感受大國崛起的進程。因此,無論是從技法的角度還是從藝術表達的高度來看,冉鳳嶺先生的牡丹作品都是當代中國畫體系中不可多得的佳作。
他的創作題材很豐富,無論是挺拔清秀的竹子圖,還是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圖,亦或是傲霜斗雪的梅花圖,均展現了富有魅力的東方審美特質,經由寫生不僅是自然景物的再現,也是畫以載道表達情操的外化。竹葉輕盈飄逸,荷花的圓潤擁禪,梅花枝干遒勁,這些作品非常適合文化空間裝飾,陶冶身心,舍此其誰?
復觀冉鳳嶺先生的書法創作,其筆下不僅是墨色的流轉,更是跨越時空的藝術對話。他深諳二王書法精髓,將魏晉時期的灑脫與宋代的靈動巧妙融合,實踐著當代文人書法的路線,在用筆上講究起收頓挫,流暢富有節奏感,飄逸靈動魅力四射。在結構上追求嚴謹端正的理性美,空間布局把握極為獨到,高低相傾,左顧右盼,布局疏密有致,空間構建能力的超乎尋常,恰是以白計黑,以黑計白的哲學情緒的鏡像,筆墨載道,真實不虛。
妙筆丹青繪蒼穹,墨載壯志尋藝道。整體來看,他的書畫作品超越了單純的技術展示,成為心靈與自然相融的人文表達載體。通過這一高度可以印證,冉鳳嶺先生不僅是一位技法嫻熟的書畫家,更是能夠在書畫基點之上進行藝道探索高站位文化賢者。他的藝術人生由技到入道,登高臨天下,一覽眾山小!
著名書畫評論家 羅成 2024 年 10 月 12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