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青中國——2024杰出藝術人物戴延平
在丹青的世界里,我們見證了無數藝術家的辛勤耕耘與卓越成就,他們用筆墨描繪出了一幅幅動人心魄的藝術畫卷,用色彩勾勒出了一個個栩栩如生的生活場景。
本次活動旨在表彰那些在書畫藝術領域取得卓越成就、具有廣泛影響力的杰出藝術家。他們來自五湖四海,有著不同的藝術風格和創作理念。但共同的是,他們都以筆墨為媒介,以畫作為載體,傳遞著真善美的價值觀,他們不僅技藝精湛,更在傳承與創新中不斷探索,為中華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在他們的作品中,我們看到了對自然的敬畏與熱愛,對人生的思考與感悟,對社會的關注與擔當。他們的作品不僅體現了個人風格與情感,更展現了中華民族的精神風貌與文化自信。
戴延平,筆名長樂,中美協會員,國家特級書畫家,獲得中國藝術改革發展委員會頒授:“中國書畫藝術代表人物“榮譽稱號,和“人民英雄功勛藝術家國家榮譽稱號。獲得2023年度“中國藝術蘭亭獎"區獎。獲得中國文聯頒授:“終身成就獎“擔任中央藝術名家書畫院智庫專家。中國書畫家協會副主席,老干部作家協會會長。政協書畫院院長,受聘擔任法蘭西皇家美術學院,瑞典皇家藝術學院和意大利羅馬畫院的外籍院士。俄羅斯藝術科學院榮譽院士。
名 與 利
作者:戴延平
任何人都不能自封為藝術家,自封的藝術家遭人鄙視,認為你輕狂。當面不想得罪你的,哈哈一笑顧左右而言他。幽默的人,兩手一攤做個鬼臉微微一笑了事。藝術家的稱號也不能花錢去買,花錢買是騙子之所為。藝術家的名號更不能由領導“封賞”,那樣的藝術家有一個專用名詞,叫做“操刀筆吏”。說得好聽一點,叫做“御用文人”。這種人是惹不起的,筆桿子一動,說不定你的小命就操控在他的手里,最好離他們遠點。
任何藝術家,都得拿出東西來展示給人看。你著書、你寫詩、你畫畫、你唱歌、你演戲、你攝影、你雕塑、你篆刻、你織錦、你刺繡、你美妝,你彩瓷、你雜耍。總而言之,不論你做哪一行,只要是憑真本事做出來,都是要拿出來展示給人看。或登臺表演,或殿堂展示,或比賽對決,或展銷拍賣。當今最流行的,是利用互聯網平臺來展示。各種各樣的網站多如牛毛,還有更時髦的,人人都可以用手機對著自己,在互聯網上展示自己的才華。不論你用什么辦法來表現自己,人們看過你的作品以后,或鼓掌喝彩,或跺腳吐槽,那都是觀賞者的真情流露。如果你出類拔萃,別人想做都做不到的被你做到了,就會獲得觀眾的喝彩。水平越高觀者越眾,粉絲可以達到五、六位數,甚至七位數的大咖都有。社會上凡是才華出眾的人,技藝超群的人,都會受到人們的敬重。
你出色的表現一旦流傳,驚動了某些院校和藝術團體里的專家學者,他們就會出來發表評論,授你尊號,給你頒獎,尊稱你為“藝術家”。影響所及,喜歡你的粉絲都會跟著稱呼你為“藝術家”。以至政府的領導部門,也會出面獎勵,表示支持和肯定。由此可見,“藝術家”稱號的本意,就是人們對才藝出眾者表示認可、欽佩和敬重。
你才藝出眾而且又能感動人,人們尊稱你為藝術家。這件事到此并未結束,甚至可以說才剛剛開始。何也?因為你感動了人,被你感動的人就會產生共鳴,進而信任你、崇拜你、學習你、追隨你。由此可見,藝術家的一舉一動,對追隨你的粉絲來說,都是有榜樣的作用,這就是藝術家的社會影響力。做藝術家可不簡單,你變成了粉絲們學習的榜樣,無形之中你已經承擔上了社會的責任。
藝術家做出來的東西是要拿給人看的,那么給誰看?誰喜歡看?感動了誰?影響了誰?這就成為每一個藝術家都必須思考的嚴肅問題。你有沒有粉絲?有多少粉絲?是什么樣的粉絲?就成為檢驗藝術家社會影響力的試金石。
藝術家不是今天做過了,明天就可以不做的。因為你表現出眾,所以人們就會記著你,關心你,愛護你。無論你走到哪里,“狗仔隊”都會跟著你,攝影機時刻對著你,記錄著你的一言一語、一舉一動。利嘴小編就會利用這些東西來編新聞,做報道。評論你,搞笑你,編造你的“八卦新聞”。你一旦表現出位,做出一些不該做的事,讓你的粉絲感到失望。他們就會吐槽你,指責你,甚至領導也會出來批評你。就算你已經隱退多年,關心你的粉絲,也會把你所有的東西都挖出來曬給人看。他們不但想知道你的一切,還想知道你的家人你的朋友和你的感情,甚至想知道你的坎坷征途,預測你魂歸何處。所以做藝術家你可要知趣,醒定做人,時刻都不要忘記自己的社會責任:“吸引誰?影響誰?服務誰?教育誰?”,時時刻刻你都要想著這件事,切切不可掉以輕心。
藝術家往往都會與金錢有關系,因為你表現出眾,你的收入和報酬自然地就會高于一般的人。特別是做演員,當模特,繪畫大師、工藝美術大師和雕刻大師,他們的收入特別高。這種現象并非有意而為,而是激烈競爭的結果。競爭促使水平提高,個人的收入回報也同時得到提高。所以競爭是好事,個人的收入高也是好事。需要防止和反對的,是用非法的手段搞不正當的競爭,巧取豪奪一夜致富。
做藝術家對自己來說,其實是一種壓力。時刻都要警惕自己不要懈怠松弛,要不斷努力做到精益求精,好而又好。作為藝術家你要努力自我修養,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質水平。要注意自己的形象,不做違背道德常理之事。因為你是粉絲們的表率,粉絲們時刻都在關心你,永遠別讓你的粉絲失望。如果對自己要求高一點,藝術家就應當要做時代的先鋒,社會的楷模,發展和進步的推手。這就是藝術家的崇高使命,沒人要求你,沒人強迫你,但是你必須有這種覺悟和擔當,這就是藝術家的社會責任,也可以說是藝術家的社會壓力。
你一旦被人們尊為藝術家,有了大批的粉絲,你就變成了名人,自然地就會產生“名人效應”。今日之社會,對名人有許多的誘惑。你可以利用自己的名聲來做公益的事,也可以用你的名聲來為自己謀財獲利。比如說吧,如果你的字寫得好、畫也畫得好,許多書報和雜志都會來找你,刊登你的作品,幫你做宣傳。他們會給你加上各種各樣搶眼的名號和頭銜,在媒體上介紹你,推崇你,拔高你,提高你的知名度,升華你的社會價值,擴大你的社會影響力。越是重要的刊物和電臺,粉絲越多影響面越大的,收費越高。還有專門為藝術家進行“包裝和策劃”的經紀人公司,他們的收費可以用天文數字來形容。你和你的作品一旦被這些公司包裝上架,立馬就會身價百倍,變成“名貴稀缺”的搶手之貨。不知不覺地,你就被這些公司捆綁住了,變成了他們的“搖錢樹”。而這些公司,往往都會有許多說不清道不明的神秘之處。
再之后,知名的拍賣公司就會來找你,幫你把作品賣得更好的價錢,甚至賣到國外。你一旦發了財,更多的誘惑就會悄然而至。開靚車,住豪宅,娶美女,請保鏢,講排場。甚至官場行賄,洗錢避稅,股市操盤,賭場下注,聚眾拉幫。與粉絲聚會,西裝革履,袒背長裙,裝腔作勢,道貌岸然,一派尊貴高雅的外表形象。人一旦走上了這條道路,私生活也就開始墮落,尋花問柳,喜新厭舊,生活糜爛,道德淪喪。完全忘記了自己的社會責任和使命,變成了人所不齒的沉渣敗絮。
“聲譽和名望”是一種無形的資產,你一旦出了名,就會變得非常地“值錢”。對許多商人老板來說,你的“聲譽和名望”就潛藏著巨大的商機和利益。他們可以花錢請刀筆先生寫文章吹捧你,做視頻廣告宣傳你,找內線操盤拉粉絲擴大你的影響面。付給你巨額的廣告費,把你的“慈顏美容”印在產品的包裝上,你就成為他們公司的形象代言。如此種種都是現代商業的通用手法,大家也都見怪不怪。怕只怕,虛言露底,假貨穿幫。一旦觸犯法律,聲譽俱毀,人財兩空,遭社會唾棄。
人一旦出了名,發了財,各種各樣的騙子就會找上門來。他們會使出各種手段,利誘你,威脅你,唆使你,詐取你的錢財,直到把你擠干榨枯,然后扔到垃圾堆里。到頭來流落街頭,赤腳乞討與貓狗爭食。
最可悲的,是一些無德、無才、無能之輩,寫怪字、畫俗畫、做鬼臉、搞古怪。寫下流小說,搞暴力游戲、拍隱私錄像,編八卦新聞,反而能夠吸引大量的粉絲。因此就會吸引眾多的包裝公司,一旦被“包裝”上市,立馬就會聲名大噪,身價百倍。如此一來,原本只是二、三流,甚至是不入流的,竟然被吹捧成“世間少有,獨一無二”,甚至會被說成百年難遇的“國之瑰寶”。最終的目的,就是為了塑造成為一種快速致富的斂財工具。這股風20世紀70年代自港臺吹入,至今長盛不衰,成為一條發財捷徑。反倒是民間有德、有才、有能力的人,無力辦展,無錢出書,沒有機會演出,就此埋沒。就算是已經步入藝壇,但是因為正經、正統、正派、雖有正能量的大力支持,那些包裝公司也會離你遠遠的,生怕惹上麻煩。長此以往,低俗怪誕成為風尚,年輕人跟風走捷徑。有德、有才、有能力的人反而被冷落。無德、無才、無能之輩反而被吹捧一步登天。長此以往,百年以后,文化沉淪,社會衰敗,國將不國唉。
你出了名,發了財,當上了藝術家,可千萬別忘了自己的社會責任:“吸引誰?影響誰?服務誰?教育誰?”。分分鐘都有千百雙眼睛盯著你,關心你,愛護你,他們是你的粉絲和擁躉。是他們讓你出名,讓你發財,你千萬別忘記了關心你愛護你的粉絲。
社會名流與社會沉渣,雖然一字之別,實則一念之差唉。當今中國的藝壇之上,為國為民舍己為人者有之,數典忘祖恨國反黨者亦有之。或流芳百世,或遺臭萬年,每一位被尊為藝術家的社會名流,不可不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