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Body參與教育部“1+X”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活頁式教材編寫
2024年12月2日,教育部 1+X 體重管理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活頁式教材編寫啟動會于上海舒華健身中心順利開展。會議由中國醫藥教育協會、圣福康(天津)健康科技有限公司主辦,天津科技出版社、福建省舒華健身發展有限公司承辦,邀請出版社編輯、參與教材編寫的專家、職業院校相關教師、相關企業負責人出席。
▲教材編寫啟動會現場
InBody作為1+X體重管理項目戰略合作單位,受邀出席本次啟動會,參與討論活頁式教材編寫指導思想、整體規劃、編寫分工及進度計劃。
▲InBody中國總經理鄭鐘弦先生受邀參會
“1+X”教材編寫背景解讀
1. 教材改革勢在必行
2019年,教育部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明確提出教師、教材、教法“三教”改革是當前職業院校提升辦學質量和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切入點,其中教材是“打造技術技能人才培養高地”的首要任務。
2. 體重管理年深度號召
2024年6月,國家衛生健康委與全國衛生辦、教育部等16個部門聯合啟動了“體重管理年”活動。在全社會形成對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和體重管理工作的支持性氛圍,新的人才與技術需求也應運而生。
3. 社會需求迅速提升
隨著人們的生活從溫飽型、小康型轉向享受型,肥胖問題日益嚴峻,慢病年輕化趨勢愈加明顯。因此,對于專業體重管理人才的需求增多,行業規范逐步建立,持證上崗成為必然要求,體重管理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培訓與考核需求也迅速提升。
截至2024年10月30日,獲得職業技能證書的學生人數已超過10000名,可以說,“1+X證書制度試點是職業教育教學模式改革和評價模式改革的重要舉措”[1],是順應時代需求、規范行業標準的項目。
在這些大背景下,開發以學生為中心、學習成果為導向、促進自主學習的新型活頁式教材,開發配套信息化資源,構建深度學習的管理體系迫在眉睫。
InBody在教材編寫中擔任的重要角色
依據《體重管理職業技能等級標準2.0》,體重管理可細分為8個典型任務:采集錄入信息、測量人體數據、評估健康狀況、制定膳食方案、制定運動方案、制定心理方案、執行監督輔導、執行健康教育。
InBody在體重管理活頁式教材編寫框架中,負責“測量人體數據”部分的內容撰寫與信息化資源拍攝,根據學習情境設計出的學習任務包括使用體成分儀、體脂秤,測量臀圍、腰圍、肺活量、血壓、心率、肌力與肌耐力、平衡能力、柔韌性等。
▲教材編寫框架
體重管理職業技能分為初級、中級、高級三個等級,三個級別依次遞進。其中,初級人體健康檢測要求能敘述人體成分分析儀工作原理和使用注意事項,使用體成分分析儀(體脂儀)進行人體成分檢測,并能識別糾正因設備操作不當造成的數據收集失敗;中級要求熟練使用人體成分分析儀進行檢測,并掌握體重管理所需要檢測的指標判斷標準;高級則要求在熟練使用人體成分分析儀檢測的基礎上,根據基本信息制定整體和個性化體檢方案。
▲《體重管理職業技能等級標準》工作任務1.2 人體健康檢測
測量人體數據、采集錄入信息,是后續工作任務的基礎。教育部1+X體重管理職業技能等級證書項目牽頭人、教材主編袁曉霞指出,明年將在測量數據中添加體脂率測量項目,對于院校尤其是體育院校來說,體成分與體適能都是必不可少的設備。
關于體重管理,體成分測量大有可為
教材編寫啟動會開幕儀式上,眾多領導、嘉賓為開幕式致辭。劉秘書長指出,當下體重管理具備理論基礎、技術基礎和現實基礎,堅持體重管理,能夠創造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會上,北京大學赫教授作《體醫融合——創新健康美好生活》主題分享,其中提到當前我國有很多健康問題位列世界之“最”,青少年肥胖、慢性病、惡性腫瘤問題、體質健康危機造成了極大的醫療負擔和經濟損失,而健康教育和運動干預是有效的止損方式。
“我年輕時就是超重人群,不過我是骨骼肌超標準了5kg”,赫教授指出,相比于BMI,使用體脂率判斷肥胖水平更加科學,生物電阻抗技術在體成分測量時具有便利性;身體成分指標,如體脂率、代謝健康指標等,可通過干預得到有效改善;同時呼吁關注軀干肥胖和擇時飲食、運動對于體成分的影響。
現場,工作人員為與會嘉賓演示InBody人體成分分析儀的使用方法與基本原理,組織InBody770體成分測試,并詳細講解報告紙,為“1+X”體重管理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活頁式教材的編寫打下堅實基礎。
會后,InBody會持續投入到“1+X”教材編寫工作中去,積極提供設備和技術支持,為建設體重管理可持續發展的人才隊伍跑好第一棒。
[1]:教育部辦公廳、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財政部辦公廳聯合發布的《1+X證書制度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