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里的美學:勁牌養生一號對話浙江工業大學陳煒副教授
近日,勁牌養生一號有幸采訪到浙江工業大學設計與建筑學院副教授陳煒,與他一同走進建筑美學的世界,探尋生活、藝術與養生之間千絲萬縷的聯系。
養生一號觀察員:陳老師,您好!非常感謝您抽出時間接受我們的采訪。聽聞您對中國傳統建筑情有獨鐘,尤其癡迷于牛腿,能和我們簡單分享一下您與牛腿的不解之緣嗎?
陳煒:你好!我是陳煒,生活在杭州,目前在高等學校任教,從事環境藝術設計有20多年了,而在這20多年里,我一直關注如何把中國傳統元素運用到當代設計之中,而牛腿更是傳統建筑中獨特的存在。它從側面看就像牛腿一樣,形象又生動,在古建筑里正式名稱叫“撐栱”,別看它只是個建筑部件,卻承受著檐與檁之間的力量,保障建筑協調統一、中正平和,承載著古建筑技術與藝術的雙重價值,越研究、越描繪,就越著迷。
養生一號觀察員:確實如您所說,傳統建筑蘊含著深厚的智慧,像您提到的牛腿所展現的平衡之美,是不是也反映了咱們東方美學乃至中國人處世哲學的一面呢?
陳煒:沒錯,平衡在傳統建筑里無處不在,講究天人合一、陰陽協調,這是東方美學獨特表達,背后是中國人處世的智慧,從古至今貫穿生活各個角落。傳統美學可不“老土”,它有著穿越時空的魅力,美的事物永不過時,某種程度上,傳統的未來就是當下,關注傳統就是關注我們的未來。
養生一號觀察員:這點特別發人深省,那您覺得在藝術發展歷程中,該如何拿捏傳統與創新的平衡呢?
陳煒:藝術發展本就是蛻變和沉淀交織的過程,美學與時尚常常上演“輪回”。我們要用更年輕、更當代的語言,把傳統美學引入現代生活,就像牛腿,曾經高懸堂屋見證歲月,如今也能融入日常陪伴我們。平衡,就是連通藝術傳統與創新的關鍵橋梁,缺了它,藝術發展容易走偏。
養生一號觀察員:談了這么多藝術與傳統,感覺您的生活也充滿詩意與平衡感,您是如何在忙碌的工作和個人藝術追求間找到平衡支點的呢?
陳煒:這確實不容易啊!白天工作繁忙,筆都被工作任務“霸占”,但每當夜幕降臨,我就拿起屬于自己的筆,去畫心中所愛,沉浸創作之中,外界喧囂都與我無關了,這片寧靜綠洲就是平衡生活的饋贈,在復雜世界里,守住內心純粹熱愛就是智慧。
養生一號觀察員:看來您把平衡之道領悟得相當透徹,今天現場還有幸準備了“養生一號”酒,想請您品嘗品嘗,順便談談感受,先從口感說起吧。
陳煒:(輕抿一口,細細品味)嗯,剛入口,能感受到它的醇厚綿柔,香氣在舌尖散開,不是那種濃烈的刺激,而是一種溫潤的馥郁,口感層次豐富又協調,下咽很順滑,回味里還有淡淡的甘甜,確實是好酒。
養生一號觀察員:那從身體感受方面呢,您作為深耕傳統文化又深諳生活平衡的學者,想必有不一樣的體會。
陳煒:喝下去一會兒,身體有一種暖烘烘的舒暢感,不是燥熱,而是恰到好處的溫熱,仿佛能驅散疲憊。我想這和咱們一直探討的平衡理念很契合,“養生一號”就如同生活里的調味劑,不多不少,幫人找回身體和精神的平衡態,以更好狀態面對生活瑣碎與精彩,這大概就是養生的真諦,也是平衡之道在飲酒體驗上的映射吧。
我們通過與陳煒教授的深入對話,我們不僅領略傳統建筑美學的深邃,更看到平衡之道在生活、藝術乃至一杯酒中的哲學,期待更多人能領悟這份智慧,與世界和諧共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