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共融 奏響新春之聲——萬茗堂與“大美之春”更創文藝華章
大美祝新春,共啟新華章。春節,作為中國最重要的節日,于數千年傳承中孕育出了豐富多彩的民俗活動——貼對聯,吃餃子,放鞭炮,接地氣的形式里,卻往往飽含著華夏文化與民間風土的底蘊。隨上個月春節申遺成功,乙巳蛇年將成為第一個全世界共度的非遺版春節。
大美之春 共繪盛世華章
1月12日,萬茗堂參與舉辦的“大美之春”2025美術界春節聯歡會于北京國家速滑館(冰絲帶)如期拉開帷幕。現場大師云集,氣氛熱烈,應接不暇的精彩演出與波瀾壯闊的書畫作品彼此輝映,共同為世界各地的朋友獻上了一場墨色飄香的視覺盛宴。
“大美之春”美術界春晚現場
本屆“大美之春”美術界春節聯歡晚會由在著名主持人朱軍、劉芳菲、張澤群、雅娟等擔綱主持,中國電影家協會原主席李雪健出席并致辭。中國美術家協會名譽主席馮遠,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范迪安,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中國書法家協會名譽主席蘇士澍,中國國家畫院院長劉萬鳴,中國文化藝術發展促進會主席楊曉陽,中國美術家協會原分黨組書記、副主席、書畫頻道中國書畫藝術研究院院長徐里等大師蒞臨參與并作新春致辭。此外,來自全國政協、文化和旅游部、中國文聯、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書法家協會等各界的主要領導、藝術家代表齊聚一堂,共襄盛舉,共繪文化領域新華章。
藝文聯袂 奏響新春之聲
本屆“大美之春”春晚以“春風十萬里”為主題,首次采用交響音樂會的形式,以“春的序曲”、“春的歡騰”、“春的頌歌”、“春的夢想”四個樂章串聯起了整場晚會,磅礴的樂曲與新穎的形式相交織,民樂、古典樂、芭蕾、戲劇等豐富的藝術形式異彩紛呈,融高雅與古樸為一體,為現場來賓帶來了全新的沉浸體驗。
晚會期間,萬茗堂攜手千名書畫大師以筆墨傳情,共同書寫新春之福,借由這一傳承千年的習俗活動,向全國人民致以新春最美好的祝福和希冀。
新春時節,家家戶戶都會寫福,貼福,以寄托“福到了”的美好希冀。福,在浩瀚悠久的中華文化中是最包羅萬象,也最受歡迎的核心祈盼,這一內核寓于佳節傳承千年,出現在大美之春的舞臺上,既應時,且應景。
活動現場,萬茗堂代表李慶偉與千余名全國藝術名家代表一起共舉大紅“福”字,向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深情致敬,并向全國的朋友們傳遞美滿福氣。
墨色飄香 跨界共融之旅
作為本屆“大美之春”美術界春晚的舉辦方之一,萬茗堂與書畫頻道的跨界合作并非第一次了——早在今年中秋的“清風雅韻 月滿中秋——藝術家書畫作品展暨中秋雅集”品牌文化活動上,萬茗堂就作為唯一指定用酒驚艷亮相,并與百位藝術名家齊聚一堂,共同為文化抒懷。
酒與書畫,作為同樣深蘊于華夏氣質內里,傳承已逾千年的寶貴文化遺產,在古代長期承擔著文人社會交流、傳達歷史風土的深度內涵與職能;時至今日,酒文化與書畫藝術的重逢,再次為傳統文化傳播開辟了新路徑,提供了創新思路。從“中秋雅集”到“大美之春”,在傳統文化佳節的慶典氛圍里,萬茗堂以酒為媒,以書畫藝術為橋梁,共同獻上了一場場酒香墨韻交織的文化盛宴,并在酒文化與書畫藝術的交融碰撞中,釋放相宜相通的化學反應,再次踐行對優秀文化的守護與傳播。
在文化強國的時代背景下,文化事業的發展日益繁榮,再次呈現出百花齊放的盛景。跨界、聯動、打破次元壁等關鍵詞頻繁出現在大眾視野中,一次次刷新熱點,揭開了當前文化事業發展的主旋律。萬茗堂立足自身資源,積極發揮平臺職能,拓寬合作,提高聲量,推動了優秀傳統文化的廣泛傳播。通過創新包容的創作與實踐,為優秀文化的守護注入了新活力。
未來,萬茗堂將繼續攜手社會各界,持續深化品牌文化屬性,豐富產品文化內涵,并通過更多元的社會文化活動,為公益及文化事業營造更好的生態與氛圍,從而推動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共守中華文脈,共護大國之魂,讓文明薪火代代相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