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流“中招”不要慌,精準用藥好得快
最近,你“甲流”了嗎?成為了大眾的熱門交流話題。據中國疾控中心最新數據顯示,目前流感病毒陽性率持續上升,其中99%以上為甲流,中疾控最新提醒:本次流感高峰將在一月中旬出現。
“甲流”傳染性強,容易引起大流行
甲型流感,簡稱“甲流”,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流感病毒分為甲、乙、丙、丁4型,其中甲型流感傳染性最強、最容易發生變異,幾乎每次流感大流行都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
感染甲流后的主要表現為突然的高熱,常有咳嗽、咽喉痛、鼻塞、流涕等呼吸道癥狀,伴有頭痛、肌肉酸痛等全身不適,部分患者會出現胃腸道不適感。
甲流“中招”盡早抗病毒和對癥治療
甲流確診后,應盡早使用抗流感病毒藥物,尤其是發病48小時內用藥,可顯著降低甲流重癥和死亡的發生率。目前常用的抗甲流病毒藥物如奧司他韋,能有效抑制甲型流感病毒的復制。使用抗流感病毒藥物治療的同時,還可根據自身癥狀選擇含有對乙酰氨基酚、咖啡因、人工牛黃和馬來酸氯苯那敏的復方制劑,能夠緩解甲流引起的發熱、頭痛、四肢酸痛、打噴嚏、流鼻涕等癥狀。
此外還可選擇抗病毒中成藥。根據中醫理論,流感歸屬于疫病、瘟病、時行感冒的范疇。中成藥以其標本兼治的特性,在流感治療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代表性藥物有宣肺敗毒顆粒。該藥是由中國工程院張伯禮院士研發,可有效緩解發熱、咽部不適(咽痛、咽干、咽癢)、咳嗽、乏力、喘促氣短等癥狀,能夠有效抑制冠狀病毒、流感病毒,具有調節機體免疫、抑制炎癥因子、保護靶器官的作用,常用于感冒、流感、肺炎等急性感染性疾病的治療。
感冒藥服用也需科學謹慎,避免以下誤區
誤區一:不遵醫囑隨意用藥。阿莫西林、頭孢類、阿奇霉素等抗生素只對細菌性感染有效,流感由病毒引起,隨意使用會增加細菌耐藥性,甚至催生“超級細菌”。
誤區二:過量用藥危害健康:擅自增加感冒藥劑量或聯用多種藥物不可取。如多種感冒藥中含“對乙酰氨基酚”,過量或混合服用可能超日攝入推薦上限,損傷肝腎功能。
誤區三:服用藥物方式不當:直接吞服或少量水送服藥物易致藥片、膠囊黏附刺激損傷食管黏膜引發炎癥,還會影響藥物吸收起效。建議用200毫升溫水送服感冒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