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紅色基因 推動軍地事業發展 踐行國防教育使命 ——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的社會活動家周玉春
周玉春,軍地事業推動者、社會活動家。現任軍地管理中心總平臺、為人民服務總平臺主任;中國退役軍人培訓創業指導中心主任、中國指揮與控制學會反恐特種技術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健康中國萬里行組委會執行主席、《軍地·智庫》內參主任。
以致力軍地事業發展初心創辦軍地管理中心總平臺、為人民服務總平臺,推動軍地事業高質量發展、助力實現強國強軍新時代國家戰略。
一、勇挑社會責任 助力強國強軍建設
承擔社會責任之一——貫徹《深化國有企業改革三年行動方案》《關于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意見》,成立若干平臺及專業委員會,促進中小微企業高質量發展,助力強國強軍建設。
周玉春同志帶領軍地管理中心總平臺、為人民服務總平臺優秀團隊認真貫徹《深化國有企業改革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 年)》改革工作部署,助力軍創企業高質量發展,秉承中辦國辦《關于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意見》精神,與多家社會組織機構共同發起成立了青少年軍校總平臺、全球素食總平臺、《軍地·智庫》內參、國家國際生物總平臺、國際軍地應急救援研究中心、國家軍地防恐研究中心、軍地中醫藥一帶一路服務總平臺、全球應急聯盟、一帶一路共同富裕聯合委員會、軍地文工團、《全球品牌》委員會、國家軍地綠色農業專業委員會、中國素食專業委員會、中國國際人才庫、中國素食聯合會、國家軍地商學院委員會、全球植物食品安全委員會、國家軍地書畫院委員會、國家軍地企業家委員會、中國國際素食基金會、國家軍地素食委員會、國家軍地植物飲食委員會、國家軍地女企業家委員會、軍地電視臺、中國國際植物產業發展委員會、中國全球素食推廣委員會等,整合軍地企業資源與優化配置,推動企業技術創新與產業升級,促進企業核心競爭力,在全國統一大市場高質量發展中立足內需,暢通雙循環。助力強國強軍建設,提升國家世界影響力。
承擔社會責任之二——維護國家安全 社會穩定 人民生命安全
1.成立國家國際生物總平臺:通過科技創新,推動生物科技在國防和民用領域的廣泛應用,形成強大的新質生產力。平臺的核心使命是通過科技創新與軍民融合的方式,提升國家安全防護能力,同時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權益。帶動生物科技領域的全面升級,推動生物科技在各個領域的應用,為國家安全和人民福祉提供堅實保障。
2.成立青少年軍校總平臺、青少年軍校數據聯網存儲平臺:為強國強軍儲備優秀軍事人才。青少年軍校總平臺指導中小學校,遵循中辦、國辦、中央軍委頒發的《關于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國防教育工作的意見》指示精神,著力加強青少年國防教育,將國防教育要求有機融入課程教材,從小學開始注重國防技能和綜合素質的培養,將國防教育融入中小學義務教育階段,在中學和普通高等學校增加國防教育考試內容,納入學校績效考評體系。以青少年軍校特色為民營學校賦能,打造特色鮮明的軍事主題民營學校,不參與同質化競爭。緊跟國家“全面提高學校國防教育質效 ”政策指引,更高效、更快速培養具有國防素養和國防意識的優秀軍事人才。
3.成立全球應急聯盟:組織多個國家的應急管理非政府組織、國際救援團隊等聯合組成,旨在共同應對全球范圍內的各類緊急事件,如自然災害(地震、洪水等)、公共衛生事件(像大規模傳染病爆發)、人道主義危機(戰爭導致的難民潮等),在應急資源協調(包括人力、物力、財力)、信息共享、技術交流等諸多方面發揮協同作用,以提升全球應急響應的效率和效果。尤其是針對中醫的系統培訓,給予國家人社部和應急管理部頒發的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提高我國抵御自然災害的綜合防范能力,推動中國應急救援從業人員專業能力,更好地維護社會穩定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維護國家安全。
承擔社會責任之三——成立《軍地?智庫》內參 真實反映基層情況建言資政
2021 年8 月,周玉春在中國專業人才庫管理中心等多個單位助推之下,成立《軍地?智庫》內參并擔任主任。以內部簡報形式采集、反映、謀劃具有前瞻性、國家戰略的創意舉措將基層企業情況和基層先進典型及時呈遞給國家有關部門,為軍地事業、軍民融合領域加速發展提供建言咨政。幾年時間,已經呈遞數十篇有影響力的《軍地?智庫》內參。
部分選題:
★建議創辦“軍事商務職業研學院”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和市場經濟杠桿,提升部隊防務、維權的硬實力、軟實力、儲備量
★關于將中國扶貧模式移植到非洲的建議——應對非洲國家呼吁免去所有債務 打造中非雙贏格局 展現大國風范
★創建一批生態海葬海島公園既節約土地資源又捍衛海洋生態園區面積紅線承擔起海洋維權的國家行為
★關于為提供退役軍人就業崗位和幫扶困難老兵的企業進行表彰的建議
★積極探索與籌建適應市場需求類新技術的退役軍人推廣技能與操作技能的孵化基地試驗點
★《打造中國版圖中國特色的沿海大健康統一市場——串聯盤活沿海大健康資源、彎道超越西方》
★關于借助社會力量、推動烈士紀念設施的規劃、設計、籌資與實施的建議方案
★將中國修復島礁理念與技術移植至南太平洋島國支持配合中國—太平洋島國減貧與發展合作中心業務的建議
承擔社會責任之四——促進退役軍人就業創業
周玉春同志認真貫徹《國務院 中央軍委關于加強退役士兵職業教育和技能培訓工作的通知》,落實國務院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國發【2019】4 號)退役軍人教育培訓文件精神,創立中國退役軍人培訓創業指導中心,針對退轉軍人,抗戰老兵,軍烈屬,軍警,軍嫂以及下崗職工進行行業性技能培訓,整合資源利用網絡搭建退役軍人與企業溝通橋梁,拓寬退役軍人就業渠道,激發退役軍人創業活力。力爭為退役軍人提供“一站式”“個性化”培訓、就業、創業指導,為軍地企業及退役軍人解讀國家政策。成立軍地管理中心總平臺、為人民服務總平臺等全國性唯一平臺,推動軍地事業發展,以及創辦退役軍人培訓創業指導中心、軍地干部休養院及軍地老人創業研學院等多元化產業聯盟體,實現全方位、多領域共同發展,幫助更多退役軍人實現創業夢想,引導退役軍人高質量就業、高水平創業。維護退役軍人權益保障體系,體現軍人職業的社會尊崇感、幸福感、獲得感。積極調動社會力量籌建退役軍人培訓創業基地,組織專家、學者編撰《退役軍人就業指南手冊》。不放過任何一個機會為退役軍人營造建功新時代的舞臺。組織多次全國性大型軍地人才相關會議,為軍地企業紓困,為軍地人才的就業創業營造更多平臺與機遇。
承擔社會責任之五——成立軍地文工團,促進軍地融合,講述軍地故事,傳播中國聲音。
成立軍地文工團,連續兩年組織全國軍地人才春節聯歡晚會,傳承紅色基因,堅守在講述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贊頌軍人職業尊崇的第一線,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活動,展示新時代軍地人才的堅定信念和時代風采。
承擔社會責任之六——傳承紅色血脈 踐行國防教育
遵循習近平總書記的“強國必須強軍,軍強才能國安”指示精神,致力弘揚愛國主義、傳承紅色基因,加強全民國防教育宣傳,以增強民族凝聚力、提升國民素質為使命,努力培養造就更多高素質國防人才,組織專家編撰《筑夢南海——南海島礁開發戰略技術及民間維權研究》、《北極戰略研究——民間社團如何推動北極事務探討》、《海洋國土安全讀本》等國防教育儲備教材,培育愛國主義情感,涵育崇軍尚武文化,樹立強大民族認同感、自豪感,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
承擔社會責任之七——弘揚傳承中醫藥文化
周玉春同志積極響應《“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引領,推進中醫藥健康發展事業。幫助多家中醫院校培養了數以萬計的國內外人才。全國布點中醫健康管理工作站,力爭讓每個家庭都有一個保護健康的明白人,讓中醫藥文化源遠流長。并組織專家、學者開展持續的公益中醫課程讓眾多人了解中醫,學習中醫,運用中醫,傳承中醫,積極帶領著中醫人深耕中醫藥事業的發展,協助專業機構考前培訓確有專長人才十八期學員。自2015年起,在北京組織數十次大型會議,助推醫藥衛生健康產業發展,弘揚中醫藥文化,搭建大健康產業交流、溝通平臺。
承擔社會責任之八——成立疫情研究中心抗擊疫情
“中醫強,則國強,百性強,則健康。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沒有全民健康, 就沒有全民小康”。中醫藥是中華民族文化的傳承,是中華古文明的延續。作為中醫藥文化的支持者、傳播者和推廣者,周玉春身體力行。在2020 年新冠疫情肆虐武漢之時,率先組織20 余位專家成立疫情研究中心,根據每天武漢的疫情實時報道,將研究出來的應對策略及時上報國家有關部門,供中央應對新冠 肺炎病毒疫情領導小組決策參考,并于3 月初,由24 名醫護專家組成中國醫 療大隊奔赴武漢江夏,與武漢人民共同阻擊新冠疫情并取得圓滿成功。
承擔社會責任之九——退役軍人法制教育指導中心 維護社會和諧穩定
法治素養是軍人的基本職業素養,周玉春將法治思維鐫刻腦中,成立退役軍人法制教育指導中心,將法治教育納入日常,培養退役軍人崇尚法治、踐行法治,知敬畏、明底線。貫徹黨的路線方針,依法治國,走好中國路,做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堅強保障。
二、歷年組織大型會議
◆2015年4月25-4月27日全國第二屆中醫特色特效療法演示大會
◆2015年10月21日-10月24日北京國際中醫文化節暨中醫技術比試交流大會
◆2016年1月15日-1月17日杏林高人首都之家正式成立暨國際中醫古新奇特療法比試交流學習大會
◆2017年8月17日-8月19日北京2017年國際中醫藥創新成果展示表彰大會
◆2017年11月8日-11月9日“一帶一路”中醫藥國際發展項目啟動大會
◆2018年5月23日全國名醫名藥名企科技創新大會
◆2019年1月17日-1月18日第三屆全國醫藥衛生科技創新大會暨新中醫論壇
◆2019年6月16日-6月18日第三屆名醫名藥名企名院科技創新大會暨全民養生高峰論壇
◆2019年10月5日-10月6日第六屆世界禪武醫氣易健康高峰論壇
◆2020年9月22日-9月23日全國中醫藥對重大疫情防控救治研討會
◆2021年3月21日-3月23日華夏軍地國防法制教育培訓基地暨普眾安集團重點項目啟動大會
◆2022年10月22日 全國軍地人才科技創新大會
◆2022年12月17日 “無疫情·中國夢”健康中國萬里行新型消殺產品全國捐贈活動啟動儀式
◆2023年1月14日 全國軍地人才疫情預防新聞發布會
◆2023年3月8日-9日 第二屆全國軍地人才科技創新大會
◆2023年7月24-25日 國家軍地健康產業峰會
◆2023年8月20日 第四屆國際軍地醫藥衛生創新大會新聞發布會
◆2023年10月4日-5日 第四屆國際軍地醫藥衛生創新大會
◆2024年2月2日 全國軍地人才春節聯歡晚會
◆2024年5月25-26日 第二屆全國軍地健康產業大會、全球植物性飲食發展與安全大會
◆2024年7月1日 全球科學植物飲食大會、健康中國青少年軍校大會新聞發布會
◆2024年7月25-26日 全球科學植物飲食大會、健康中國青少年軍校大會
◆2024年10月21-22日 第三屆全國軍地人才科技創新大會、全球科學植物性飲食產業峰會
◆2024年12月22日-23日 第五屆國際軍地醫藥衛生創新大會
◆2025年1月18日 第二屆全國軍地人才春節聯歡晚會
三、主要作品
◆《海洋國土安全讀本》(25萬字)
◆《退役軍人培訓就業指南手冊》(20萬字)
◆《解讀政策 服務軍地事業——退役軍人培訓就業安置政策匯編》
◆《解讀政策 服務軍地事業——大健康產業政策匯編》
◆《解讀政策 服務軍地事業——養老產業政策匯編》
◆《軍地·智庫》內參特刊《民間中醫名醫名方匯編》
◆論文《教育公平更應惠及弱勢群體——芻議退役軍人及隨遷子女的教育公平問題》刊登于《中國軍轉民》雜志2022年第4期(下半月)
◆論文《“兩個確立”視域下推進新時代退役軍工工作的探索與創新》刊登于《中國軍轉民》雜志2022年第5期(下半月)
◆論文《烈士紀念設施設計探討》刊登于《中國軍轉民》雜志2022年第10期(下半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