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區域醫學檢驗中心丨培訓賦能,助力基層檢驗能力提升
2024年12月,西安區域醫學檢驗中心(以下簡稱“西安醫檢”)迎來一位特殊學員——藍田縣三里鎮衛生院檢驗室的成嫄。在三里鎮衛生院和西安醫檢合作時,常年在基層工作的她利用調休的周四、五固定前往西安醫檢核心實驗室進修,系統學習先進的檢驗技術及全面的質量管理體系。這份由西安醫檢為其量身定制的33周學習計劃表,覆蓋臨床免疫、生化檢驗、分子診斷等實驗室,未來也將作為標準化模板,向更多基層檢驗人員開放。截至目前,成嫄已堅持學習超12周。
左側為成嫄
西安醫檢核心實驗室擁有臨床檢驗智慧實驗室、檢驗結果智慧解讀系統、智能化區域檢驗質量管理系統、實驗室動力與環境監控系統、無人機標本物流等區域性臨床檢驗管理平臺,并全面貫徹ISO 15189國際質量管理體系,通過標準化流程確保檢驗結果的一致性與可靠性,為區域檢驗報告互認提供權威保障。成嫄表示,基層檢驗常面臨技術局限與質控難題。例如血常規復檢規則不明確,效率低且易遺漏異常樣本;基層的質量控制達不到標準.她在這里學習到了血常規的復檢規則的設立,PBRTQC的先進質量管理平臺。
左側為成嫄
“這里的檢驗技術和管理體系讓我看到基層檢驗的優化方向。”成嫄說,她重點學習PBRTQC質量管理平臺,通過實時數據可視化與自動預警功能,使基層報告準確性將大幅提升。目前,成嫄已將PBRTQC質控管理及血細胞復檢規則引入衛生院,血常規復檢的規范化使報告差錯率顯著下降。
“我們期待更多基層檢驗員到西安醫檢核心實驗室學習,將優質的檢驗技術、先進的檢驗理念和嚴謹的檢驗作風帶回基層。”西安醫檢負責人表示。
左側為成嫄
成嫄的進修之旅,既是個人能力的突破,更是西安醫檢踐行“優質醫技資源擴容下沉、均衡布局”的見證。“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未來,西安醫檢將持續開放技術資源,為基層培養更多檢驗人才,并持續規范化建設基層醫療機構檢驗科,全面助力基層診療水平提升。
西安區域醫學檢驗中心
是西安市政府決定由西安市衛生健康委員會作為項目法人和實施機構,采用BOT模式投資建設的大型民生項目。
中心按國際標準在西咸新區建成1個可開展3000余項醫學檢驗項目的核心實驗室、與15家醫院檢驗科升級建設15個區域中心智慧化實驗室、規范化提升450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或鄉鎮衛生院檢驗科為社區衛生中心實驗室。
中心的建成,除顯著提升了區域內醫療機構的診療服務能力,還有效的降低了財政在醫院檢驗科建設上的重復投入。通過統一的質量管理體系,推動了檢驗結果互認。在降低醫保開支的同時,使廣大人民群眾享有更好的醫療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