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有善養”新解法:長春金融高專學子為養老服務開出“數據新藥方”
隨著我國老齡化進程加快,老年人心理健康問題日益受到關注。長春市作為東北地區老齡化程度較高的城市,傳統心理健康服務已難以滿足需求。在此背景下,2024年在長春金融高等??茖W校陳家民、王淳、夏忠欣等教師的指導下,以田濤為主的調研團隊學生,聚焦大數據技術在養老領域的創新應用,開展了為期半年的調研。
調研發現:技術應用初顯成效,普及仍需突破。
調研覆蓋長春市15家養老機構,回收有效問卷750份。結果顯示:
技術應用現狀:僅20%的機構引入大數據技術,主要用于心理健康評估(如情緒監測、風險預警)和個性化服務(如音樂療法推薦)。
典型案例:長春祥祉圓養老養生產業園通過智能穿戴設備實時監測老人生理指標,結合數據分析提供精準干預;南關區仁大醫養中心建立心理健康數據庫,制定個性化干預方案。
主要挑戰:46.67%的機構對技術持觀望態度,資金不足(39.54%)、技術人才短缺(34.87%)和數據隱私保護(58.46%)是主要障礙。
學子實踐:用專業賦能養老創新。
團隊深入養老機構,通過問卷與訪談收集一線數據,并運用統計學方法(如ANOVA分析)評估服務效果。學生田濤表示:“我們不僅分析數據,還嘗試設計適老化心理健康產品模型,以自身最大能力來進行產品研發”。
調研期間,團隊還提出多項建議:
1.技能提升:推動高校開設“智慧養老”課程,培養復合型人才;
2.服務創新:開發心理健康APP,結合VR技術提供沉浸式治療;
3.數據安全:建立行業標準,加強隱私保護技術研發。
長春金融高等??茖W校指導教師陳家民指出:“此次調研不僅是學術實踐,更是社會責任。學生通過數據洞察社會需求,為技術落地提供了可行路徑?!蔽磥?,團隊計劃與科技企業合作,推動調研成果轉化為實際應用,助力“老有所養”向“老有善養”升級。
從課堂到養老院,長春金融高專學子用腳步丈量責任,用數據賦能創新。他們的實踐不僅為智慧養老注入青春力量,更展現了新時代青年“技術向善”的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