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視野?本土深耕 - 丹納赫中國生命科學平臺的戰略升級
上海2025年3月27日 /美通社/ -- 在全球生命科學產業快速發展的浪潮中,丹納赫始終堅持以創新驅動增長,憑借卓越的技術實力、精益運營和全球資源整合能力,助力行業邁向更高水平。自1984年創立以來,丹納赫依托強大的丹納赫商業系統(DBS)和持續的戰略布局,建立了全球領先的生命科學解決方案體系。2019年,我們率先在中國開啟平臺化運營,丹納赫中國生命科學平臺成為丹納赫在華三大核心平臺之一。經過六年發展,我們在本土化研發制造、產業鏈協同及創新生態建設等方面持續深耕,攜手中國客戶共促行業高質量發展。
2025年1月,胡翔宇先生正式擔任丹納赫中國生命科學平臺總裁一職。在履新之際,他圍繞丹納赫中國生命科學平臺的運行現狀、本土化戰略、行業發展趨勢、全球市場競爭環境、平臺重點關注領域以及創新生態構建等話題進行了深入交流,并分享了其上任后的戰略規劃與愿景。
提問:丹納赫中國生命科學平臺如今已運營6年,您如何評價當前平臺運行現狀及其在生命科學領域的獨特優勢和核心競爭力?
胡翔宇:丹納赫生命科學平臺始終致力于聚焦生命科學前沿領域,以創新驅動發展,賦能產業進步。平臺依托丹納赫集團強大的技術地位和解決方案,整合旗下多家運營公司的領先技術,例如:SCIEX 的質譜和毛細管電泳技術、貝克曼庫爾特生命科學的自動化、離心機和流式細胞儀、徠卡顯微的顯微成像以及激光切割技術、美谷分子的多種生物分析測量方法及類器官一體化培養系統、IDT 的基因編輯和測序技術、Abcam的抗體和檢測方法、艾杰爾飛諾美的分離和純化方案、頗爾的工業過濾、分離和純化方案等。
在DBS的賦能下,我們覆蓋全面的產品組合,先進的工作流解決方案,這都是我們的獨特優勢和核心競爭力。
歷經六年耕耘,丹納赫中國生命科學平臺已成長為中國生命科學領域的中堅力量。我們深耕生物制藥、臨床科研與轉化研究、細胞基因治療等領域,為中國客戶提供了覆蓋生命科學全流程的解決方案,加速發現,造福健康。
提問:《"十四五"生物經濟發展規劃》將合成生物學列為關鍵技術創新領域,為中國生物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明確方向和有力支持。近期,丹納赫與昌平政府在該領域展開合作,請您介紹這一合作的具體內容及其戰略意義。此外,丹納赫中國生命科學平臺在合成生物學領域有哪些重點布局?
胡翔宇:丹納赫北方總部及合成生物制造共性技術平臺落戶昌平,標志著我們在中國本土化戰略的進一步深化。通過建設共性技術平臺,我們致力于突破合成生物制造領域的技術瓶頸,推動我國合成生物產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發展。
依托昌平區優越的科研環境和產業基礎,我們將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合成生物制造創新高地。這一布局不僅強化了我們在北方地區的服務能力,也為中國客戶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技術支持,加速了生命科學行業的本土化進程。
在合成生物學領域,平臺提供涵蓋基因合成、基因編輯、菌株構建、發酵優化等全流程的產品和技術解決方案,聚焦醫藥、農業、能源、材料等領域的應用開發。未來,我們將繼續加大在合成生物學領域的投入,與各方合作伙伴攜手共進,共同推動中國合成生物學產業的發展,構建完善的產業生態圈。
提問:除了合成生物學,您認為未來生命科學行業還將迎來哪些關鍵發展方向?這些方向如何與丹納赫的業務優勢形成協同?
胡翔宇:除了合成生物學,我們同樣看好多組學、類器官、細胞與基因治療以及新型藥物研發等前沿領域,這些方向正在推動生命科學研究的創新,并深刻影響臨床轉化的發展。
丹納赫生命科學平臺依托從基因、蛋白、細胞到組織的全鏈條先進技術,與這些前沿方向實現深度協同。我們不僅致力于提供高性能儀器,還力求打造端到端的整體解決方案,助力科學家提高研究效率,推動科學突破,并持續推動生命科學行業的創新發展。
我們更加關注的是,如何將先進的科學工具與科學問題進行緊密的連接。我們通過丹納赫生命科學的先進工作流方案,結合了用戶的科學問題,進行有機的串聯,來發揮平臺的優勢,更有利于幫助客戶加速研發流程。
提問:作為丹納赫中國生命科學平臺負責人,履新后您的核心優先事項是什么?如果用"三個關鍵行動"來概括您的戰略重點,您會如何定義它們?
胡翔宇:在生命科學行業多年的經驗讓我深刻認識到,合作、創新和人才是推動行業發展的關鍵。我將繼續堅持三大核心戰略:加速本土化、構建創新工作流 、推進"雙創新加速引擎",并從提升商務、本土研發、和本土生產制造能力三個方面,來進一步推動丹納赫中國生命科學平臺的持續創新和增長。
具體來說,提升商務運營能力方面,要強化中國銷售和市場團隊對客戶需求的洞察力,建立快速響應機制,精準把握市場脈搏,將客戶需求轉化為產品和服務創新的源動力,提升市場競爭力。
提升研發創新能力方面,要打造中國本土化研發團隊,聚焦客戶需求,開發符合中國市場特點的創新解決方案,加速技術突破和成果轉化,打造差異化競爭優勢。
提升生產制造能力方面,要加強中國工廠的柔性化生產能力,實現快速試錯和迭代滿足客戶個性化需求,縮短產品上市周期,提升客戶滿意度,擴大市場份額。
提問:當前全球科技競爭加劇,特別是在高端生命科學儀器領域,面臨技術壁壘、供應鏈調整和市場變化的挑戰,丹納赫中國生命科學平臺如何應對?
胡翔宇:面對多方面的挑戰,丹納赫深知,真正的解決方案在于實現深度的中國在地化運營, 從"在中國"到"為中國",打造本土化運營典范。我們不僅僅將中國視為銷售和市場基地,更要將其打造成為集創新研發、生產制造、市場推廣、品牌建設、銷售服務以及與客戶全方位合作于一體的企業化運營基地。
構建本土化生態閉環,是丹納赫這樣的跨國公司在華發展的關鍵,也是"創升中國"戰略的核心要義。我們致力于打破傳統跨國公司的運營模式,深度融入中國本土生態, 成為中國生命科學領域最本土化的跨國公司,與中國市場共同成長,共創未來。
提問:生命科學行業正經歷快速變化,市場環境充滿不確定性。面對行業監管變化、技術迭代加快及客戶需求升級,丹納赫中國生命科學平臺如何調整戰略,以確保持續創新?
胡翔宇:對充滿不確定性的市場環境,丹納赫中國生命科學平臺將通過深化本土化戰略、加強創新驅動、提升客戶體驗和加強合作共贏等措施,加速研發、生產、供應鏈和人才的本土化進程,打造更貼近中國市場需求的產品和服務,與高校、科研機構、企業和投資機構建立緊密合作關系,構建開放協同的創新生態系統,構建以客戶為中心的服務體系,提供全方位、個性化的服務,提升客戶滿意度和忠誠度,確保業務的持續創新和本土化進程的深入推進。2025年,平臺將聚焦精準醫療、生物制藥、合成生物學和數字生命科學等領域,繼續攜手國內客戶,深耕生命科學行業的未來發展。
提問:最后請談一下圍繞生命科學領域,丹納赫生命科學平臺在收購、投資、本土化方面的戰略規劃。
胡翔宇:圍繞生命科學領域,我們有清晰的戰略規劃和堅持,通過投資和收購、行業高質量合作以及深度本土化,三管齊下,持續鞏固市場領先地位,推動業務發展。戰略性收購與投資主要在兩方面:布局新興市場和強化現有市場。新興市場我們聚焦在基因編輯、細胞治療、合成生物學等前沿領域,強化現有市場,我們會關注有互補性技術和創新產品的企業。
丹納赫中國致力于成為最本土化的跨國公司,持續推進"4個本土化"戰略:
研發本土化、生產本土化、人才本土化和運營本土化。我們致力于打造可持續的競爭優勢,成為中國生命科學和生物醫藥行業發展的積極參與者、賦能引領者和最值得信賴的合作伙伴。
中國是丹納赫全球戰略中不可取代的核心市場,我們堅持"創升中國"和"雙創新加速引擎"戰略,致力于成為最本土化的全球生命科學的領軍力量。我們這個行業,有競爭,但更看重合作,我們希望攜手中國的合作伙伴,共同推進生命科學行業的創新發展,為中國乃至全球的健康事業添磚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