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興資本攜手扶貧基金會華夏基金會共筑扶貧共富新生態
2024年3月22日上午9時30分,上海陸家嘴金融城,復興資本與中國扶貧基金會、華夏基金會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協議,三方將深度整合資源,共同構建復興資本扶貧共富體系,聚焦2024年扶貧專項資金高效落地與保障性住房精準建設,助力國家共同富裕戰略目標實現。
此次合作標志著金融資本與公益力量的深度融合,彰顯復興資本以金融向善之力扛起時代責任的堅定決心。
強強聯合:錨定國家級戰略平臺,夯實扶貧共富根基
中國扶貧基金會(國務院扶貧辦直屬,1989年成立)作為中國規模最大、影響力最廣的公益組織之一,34年來累計投入扶貧資金超6000億元,覆蓋全國832個脫貧縣,其善品公社、愛心包裹等項目惠及數千萬貧困人口。
華夏基金會(1982年成立)則長期深耕教育、醫療與鄉村振興領域,在貧困地區援建學校、醫院超2000所,曾獲中華慈善獎等國家級榮譽。兩大基金會憑借其權威性、專業性與規模化執行力,成為國家扶貧事業的中堅力量。
復興資本此次聯袂兩大國字號公益平臺,既是對合作伙伴實力的高度認可,更凸顯企業以金融賦能社會責任的戰略眼光——通過資本的專業化運作,將公益項目的輸血機制升級為造血循環,確保扶貧資源精準滴灌至民生痛點。
踐行使命:復興資本的責任擔當與國家戰略同頻共振
復興資本始終將社會責任融入企業發展基因。此次合作,復興資本將進一步發揮三大核心優勢:
資金杠桿效應:首批注入扶貧專項資金1000億元,通過結構化金融工具放大社會效益,定向支持扶貧金發放與保障房建設
精準風控體系:依托數字化管理平臺,實時追蹤資金流向與項目進度,確保每一分錢看得見、用得好
產業聯動賦能:聯合地方政府、龍頭企業打造公益+商業生態鏈,例如在西部省份推廣光伏扶貧社區,實現居民屋頂發電增收、樓下就業致富的可持續模式。
金融資本不應獨享時代紅利,而應成為共同富裕的推進器。復興資本代表人在簽約儀式上強調,與國家戰略同行、與民生需求共振,是復興資本永不動搖的初心。
政策呼應:緊扣國家戰略,打造扶貧共富樣板工程
此次合作緊密呼應黨的二十大扎實推動共同富裕部署與2024年國務院民生保障強化年工作要求:
精準對接三大攻堅戰:聚焦防止規模性返貧、城鄉融合發展、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等國家目標。
創新保障房供給模式:通過REITs融資、PPP合作等金融工具,年內計劃建設200萬套共有產權安居房,優先滿足符合條件的復興資本成員基本住房需求;
中國扶貧基金會秘書長評價道:復興資本以市場化手段破解公益痛點,為行業樹立了金融向善的新標桿。
展望未來:書寫資本溫度,共繪民生藍圖
此次戰略合作不僅是資源的整合,更是理念的升華。復興資本將以此次簽約為起點,持續探索商業價值與社會價值雙循環 的發展范式。
讓金融資本真正成為普惠民生、促進共富的溫暖力量。正如簽約儀式背景墻上鐫刻的標語——資本向善,復興有為,這既是企業的莊嚴承諾,更是國家賦予金融扶貧行業的必答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