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工業計劃公布時,新能源汽車將面臨什么變化?
國務院辦公廳日前發布了"新能源汽車工業發展規劃(2021-2035)",提出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銷售量將達到新車總銷量的20%左右,到2035年純電動汽車將成為新汽車銷售的主流,并將從多方面提出一系列配套措施。
風口上方,新能源汽車行業將迎來什么變化?三號,工信部、科技部等有關負責人對國務院新辦召開的國務院政策情況通報會作了答復。
全面提高產業水平的五項重點任務
新能源汽車是信息技術和制造系統的綜合集成,是工業發展的總趨勢,也是新動能的重要支點。目前,全球汽車工業正處在一個巨大變革的時代。大力推廣新能源汽車,不僅意味著抓住新的機遇,更意味著掌握發展的主動權。
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說,在政策支持和創新的推動下,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迅速,產銷連續五年居世界第一,上下游產業鏈基本連接,但仍存在核心技術創新能力弱、基礎設施建設滯后等突出問題,面對產業變革的機遇,迫切需要及早規劃和系統布局。
規劃"是中國新能源汽車工業的又一份綱領性文件,對今后的發展具有重大的指導意義。辛國斌說,"規劃"明確規定了五項關鍵任務:提高技術創新能力,建設新的產業生態,促進產業一體化和發展,完善基礎設施體系,深化開放合作,全面提高競爭力。
技術是關鍵。科技部高新技術司司長秦勇認為,"規劃"充分體現了自主創新是根本,一體化和發展是關鍵,開放合作是途徑。它繼續深化了以往的研發布局,堅持對整車備件的同等重視,特別是提出實施電池技術突破行動。
10月29日,5000輛大規模生產的威來汽車下線;10月20日,10000輛小鵬P7汽車停產。許多新能源汽車制造商抓住智能潮流,繼續推動產品升級。
秦勇說,在以前"電氣化"的基礎上,"規劃"擴大了網絡連接和智能內容,面向大方向和大趨勢,科技部還將重點支持電池等核心技術、材料和工藝,加大對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中心等平臺的支持力度。
產業發展有其自身的規律。辛國斌認為,"規劃"提出了尊重產業規律,促進大中型企業一體化和發展,充分發揮市場主導作用,激發活力和創造力的新型產業生態建設。
新車銷售約占新車銷量的20%,并增加了新車的推廣和應用。
根據該計劃,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的新車銷量將達到新車總銷量的20%左右。辛國斌認為,這一指導目標主要是基于綠色發展和工業實際。
他說,新能源汽車產業已進入加速發展階段,許多國家通過增加投資和補貼,引入排放要求,促進工業發展,提出了更加積極的汽車電氣化目標。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有著良好的基礎,行業專家預測,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的采購成本預計將與傳統燃料汽車大致相同。考慮到產品供應能力、市場需求空間等因素,通過計算分析,征求各方意見,"規劃"提出了這一指導目標。
截至今年9月,全國共建設了42000個充電站和142萬個各類充電站。"辛國斌說:"我們不僅要利用現有的充電站,還要加快建設和加快電力交換模式的推廣。汽車和電力的分離將使汽車價格大幅下降,同時也會催生新的業務類型,例如,可能會有一個特殊的‘電池銀行’,電池運營商,也許未來的電力變化就像打快遞一樣簡單。
根據"計劃"規定,從2021年開始,新能源車輛在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公共領域和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地區的比例將不低于公共領域新增或更新的新能源車輛的80%,如公共交通、租賃、物流配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