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研團隊發現自然界新礦物——空鋅銀黝銅礦
記者11日從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天津地質調查中心獲悉,由該中心曲凱研究團隊新近發現并命名的天然新礦物“肯諾拉金石三面體-(Zn)”已正式通過新礦物命名和鑒定國際礦物學協會分類委員會。新礦物全型標本已被中國地質博物館收藏。
課題組組長曲凱說,經過物性鑒定、化學成分測定、晶體結構細化、光譜特征分析等系統礦物學研究,研究小組證實,這應該是自然界中尚未發現的新的四面體族礦物。
礦樣呈灰黑色,反射光下呈灰色,灰綠色調,棕紅色內反射,不透明金屬光澤,黑色條紋,易碎,呈貝殼狀或不規則斷裂,與鋅黝銅礦、黃銅礦、閃鋅礦、方鉛礦、黃鐵礦、石英密切伴生。
曲凱指出,四面體作為熱液礦床中常見的礦物,不僅具有重要的經濟價值,而且其含銀量是成礦溫度的一個指標參數,對礦床研究具有重要意義。更重要的是,(AG6)4+由于其在催化、化學傳感和光電功能材料等方面的優異性能,已成為銀團簇研究領域的熱點。
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天津地質調查中心有關負責人表示,新發現的礦產屬于礦物學領域的重要基礎研究工作,屬于從0到1的原始科研成果,是一個國家礦物學研究水平的重要標志之一。新礦物的發現不僅增加了天然礦物的種類,提高了我國在礦物學領域的國際影響力,也為人類認識和利用自然界中的新礦物提供了重要依據。
據了解,該項研究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中國地質調查局地質礦產勘查項目共同資助,中國地質調查局天津地質調查中心牽頭,南京大學、中南大學聯合完成,河南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第三地質礦產勘查院、北京核工業地質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