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凈增持國內債券和股票發出三重信號
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發言人王春英日前表示,今年1月,外商投資增持國內債券和股票416億美元,作者認為這至少發出了三個信號。
首先,外國投資對中國經濟持樂觀態度。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Georgiyeva最近說,中國是世界上唯一實現2020年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今年經濟增長將進一步加快。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計將增長8.1%,為全球經濟復蘇注入更大的增長勢頭。世界銀行(World Bank)預計,2021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率將達到7.9%,新興市場經濟體在中國的推動下,將在新的一年里增長5%,高于4.6%。
當然,中國的經濟也給外界帶來了信心和活力。春節剛過,中國就交了一張"春節報告單"。據商務部統計,2021年全國主要零售餐飲企業銷售額達到8210億元,比去年的春節黃金周增長了28.7%,比2099年的春節黃金周增長了4.9%。
回首2020年,中國經濟運行平穩復蘇,就業和民生得到有力保障,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比預期的完成得更好。初步統計,全年國內生產總值(GDP)為101.5986萬億元,比上年同價增長2.3%。
可以說,今年中國經濟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人民滿意,舉世矚目。
其次,外資看好中國資本市場。這與一系列改革密不可分。
2020年,中國股市上證綜指上漲13.87%,深證綜指上漲38.73%,創業板指數上漲64.96%。應該說,中國資本市場總體上保持了穩定的發展勢頭。
這反映了中國資本市場的一系列深刻變化:重視充分發揮市場內生性機制的作用,整體上推動投資方和融資方的改革,以改革和穩定市場預期,同時實施了一系列標志性改革,市場彈性顯著增強,重點領域的風險普遍趨同。
對于今年資本市場的重點工作,幾天前召開的2021年中國證監會系統工作會議給出了明確的答案。當前,中國證監會針對"影子股東"問題,頒布了"上市公司首次上市股東信息披露管理規則實施導則",防止"影子股東非法和非法致富",從源頭上進一步提高上市公司的質量,維護資本市場上的"三公"秩序。正式批準深圳證券交易所合并主板和中小板,優化板塊結構,形成主板和創業板各有重點、互補的發展模式,更好地滿足不同發展階段企業的融資需求,增強深圳證券交易所的服務功能。
可以預見,在新的一年里,許多資本市場改革將穩步推進,從而促進中國資本市場的健康發展,幫助中國經濟乘風破浪。
第三,中國金融開放穩步推進,為外商投資提供了更多的參與機會。
金融業對外開放是中國對外開放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日前發布的"建立高標準市場體系行動計劃"建議有序擴大金融服務市場開放。據不完全統計,近兩年來,有關部門公布和推動了50多項具體的開放措施,形成了一系列"先"的示范案例。
因此,隨著資本市場和金融業對外開放步伐的加快,國際投資者和市場參與者都在積極開拓中國市場,中國的投資機會不斷吸引國際資本流入。例如,在春節后的第一個交易日(2月18日),外資機構提交了國內公開發行基金的許可證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