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職場APP--數字化線上合作如量體裁衣
新年開始,隨著代理機構加速轉型、監管需求明確以及數字技術崛起,幫助機構實現數字化的產品頻出,但同時也出現了一些“蹭熱點”“博眼球”“為了合規而合規”的產品出現,給保險科技行業帶來了差強人意的體驗。
近日,微易保險師副總裁、掌上職場APP首席科學家劉建生在線上公開課中對數字化職場解決方案做了專業解讀,并進一步探尋科技產品的創新路徑。
選定賦能方向
“談到賦能,我們一般會將其與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一系列科技創新結合在一起,科技進步無疑將對保險展業產生巨大影響,但同步要關注客戶體驗差、社會觀感差的領域,圍繞客戶感知的產品進行升級,沿著客戶旅程進行迭代,打通最后一公里。”劉建生表示。
選定合作方向,方能行穩致遠。劉建生表示,科技賦能要量體裁衣,創意不是創新,市場不等于目標市場。也就是說,要考慮結合渠道和科技駕乘,可觸達的市場才是真正可以增量的市場。此外,要避免破壞性的合規合作。沒有數據積累,缺乏成熟的算法,沒有云上架構,甚至沒有服務經驗的團隊的產品合作都是浪費時間。
“保險行業用戶千人千面,代理人和機構也同樣各有不同,用同一個產品打天下,和通過市場漫長的調研、客戶長期合作以后的反饋、最后在監管規則下,產品本身慢慢趨于標準化的這兩個行為,絕對是天壤之別。”劉建生認為,在這樣的背景下,數字化產品的著力點下一步要逐漸從標準化產品本身外延到服務的差異化上。
掌上職場APP,擁有行業最全面的大數據基礎,在合作前對機構就有深度了解,合作的方案各有不同,盡管市場上有很多產品都強調極速交付,但是,掌上職場APP的極速是建立在豐富的行業經驗與強大的科技實力基礎上的。
關注客戶變化
伴隨國民經濟的發展,保險主力消費者也發生了一些變化。最近的調研發現,居住在一二線城市并且年齡在45歲以下的新一代消費者具有四大特點:一是線上投保意愿高;二是按需升級保障接受度高;三是信息獲取渠道多且自主攻略意識增強;四是崇尚簡單便捷的投保體驗。
劉建生表示,新一代的消費者對保險服務提出了更高要求,未來行業要按需升級保障,對整個完整方案的呈現、對整個投保流程體驗都要改變。代理人應基于客戶洞察給出分層化、多樣化的產品與服務體系,與渠道、客群相匹配。如今,主力保險消費人群正在向80、90后群體遷移。通過數據、研究報告發現,這些客戶具備‘三高’特點:高教育背景、高收入、高保障需求。
他表示,這些客戶較之前接觸的客戶發生了很大改變,他們伴隨互聯網成長,消費線上化、透明化、體驗化和便捷化需求更強烈;保險觀念發生變化,有更強的風險感知和保險意識,對保險態度更信任;對保險數量的需求在快速增加,對保險品質的需求更為強烈。代理人要考慮如何迅速且有效滿足這些客戶的需求,使自身的進步得以匹配客戶需求的提升。
加強三端融合
劉建生認為,保險職場線上解決方案并不是孤立的,而應與機構融合發展,與上下游協同推進。
他表示,產品在各類業務渠道間也在深度融合,加之合作伙伴在使用過程中的反饋,促使我們不斷地向著客戶需求更新迭代,目前的版本有確切的數據依據證明能夠幫助機構實現降本增效、也能夠幫助代理人迅速成長,發揮自身價值。接下來“掌上職場APP”依然會致力于打通渠道間壁壘,以客戶需求為中心,推動高價值的展業服務;與外部合作整合資源,形成保險生態鏈的閉環。
掌上職場APP通過搭建與代理公司合作的橋梁,從微易保險師多年的大數據庫輔以強大的云計算,做到客戶需求分析精準化、人群細分化、產品定制化;引用云上架構數據庫中的海量經驗數據及成熟的數字模型,在獲客及推送中搶先一步進行識別及控制;結合客戶習慣,選定匹配線上消費場景的產品,實現線上多功能一體化,加強三端融合,促進行業飛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