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熊電器快速崛起,“爆款制造機”做對了什么?
創意小家電正邁入深水區,競爭日趨白熱化,也越發陷入同質化的困境中。在這樣的背景下,小家電產品的創新,正成為一場“軍備競賽”,各大品牌都在產品研發上卯足了勁,試圖打造出差異化的產品、爆品、搶占市場紅利。其中,有著“國民創意小家電”之稱的小熊電器,主打“創意小家電+互聯網”商業模式,采取差異化產品創新戰略,通過挖掘用戶需求,制造了酸奶機、空氣炸鍋、豆芽機等一系列經典“爆款”,成為推動小家電市場產品創新的中堅力量。
從佛山順德起步,這家成立于2006年的小家電企業,在創立之初憑借酸奶機叩開了小家電市場的大門,隨后不斷推陳出新,俘獲了一批又一批消費群體。在2020年的“雙11”中,小熊電器銷售總額突破1.9億元,同比增長23%。與之對應的,是作為上市企業,小熊電器市值已突破百億元。
能同時獲得用戶市場和資本市場的青睞,小熊電器董事長李一峰說:“我們認為,是因為小熊始終圍繞人的需求去創新。”每年開發新品超過100款,新增300多個實用及發明專利。中國制造看家電,家電制造看廣東,越來越多“爆款”推出的背后,作為廣東制造一個縮影,小熊電器是如何從快速增長邁向高質量發展?
始終圍繞人的需求去創新,研發投入超一億
一盒牛奶、一包菌粉、一勺糖,簡單的食材原料配以一臺圓潤小巧的酸奶機,經過8小時發酵,便可自制出新鮮健康的酸奶。15年前,小熊電器正是以這樣一臺產品起步,走上了專注用戶需求、持續優化產品體驗的企業發展道路。
時間回到2006年。當時,國內酸奶市場品類較為單一,物流配送體系尚未完善,不少家庭對新鮮酸奶的需求難以得到滿足。剛剛從一家家電企業離職創業的李一峰,發現了消費者“喝不上新鮮酸奶”這一痛點,對比分析市面上已有的酸奶機,決定研發一款更符合家庭實際需要的新產品。
小熊在研發時首先對容器的形態進行了改良,將此前較高較深的容器改成扁平狀,使微生物發酵成功率接近100%,解決了酸奶制作失敗率高的痛點;另一方面,將產品進行圓弧處理,清洗更方便,也避免了酸奶的殘留,大大提升了消費者制作酸奶的意愿,提高了重復購買率。
從酸奶機開始,小熊小家電逐步走進并深入每個家庭?!?020上半年中國家電市場報告》顯示,小家電市場零售額規模已經擴大至911億元。小熊也從酸奶機開始,到如今的60 多個產品品類、超過 500 款型號產品,涵蓋廚房電器、生活電器、個人護理、嬰童用品等。
這也意味著,小熊的產品不再束縛于“家”這一場景。小熊的產品逐步走出廚房,電熱飯盒、養生壺是滿足上班族的需求;便攜旅行電熱水壺、折疊掛燙機可供出差旅游使用;電動輔食料理棒、寶寶輔食機則是為精致媽媽們準備…
而這背后,少不了技術創新的支撐。據了解,小熊先后斬獲1000多項國家專利,2020年全年研發費用超過1億元,近3年研發投入復合增長在60%以上,并搭建起三級研發體系。此外,小熊電器將上市后募投的10億資金投入到研發、生產的智能化升級項目,以技術創新驅動生產力提升,提高自主研發能力和品牌市場競爭力。
從“爆款”的推出,到品牌力的建立,從產品改良到行業創新引領,可以說,小熊電器的快速崛起,是時代發展下的行業探索,是“佛山智造”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