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流導向療法,不開顱巧拆“顱內不定時炸彈”
繼2021年5月15日,美敦力與北京腦血管病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中國腦血管病??坡撁撕炗喓献鱾渫浐螅芍袊X血管病專科聯盟、減少百萬新發殘疾工程辦公室和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以下簡稱“南方醫院”)共同主辦、美敦力參與支持的腦卒中防治適宜技術(動脈瘤治療)培訓班于10月15日在廣州市召開。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近年來,中國已成為腦卒中終生風險最高和疾病負擔最重的國家。《中國腦卒中防治報告(2019)》數據顯示,我國40歲及以上腦卒中人數達1,318萬,每年新發腦卒中患者240萬且呈年輕化趨勢,每5個人中約有2個人罹患腦卒中,每5位死亡者中至少有1人死于腦卒中。
南方醫院神經外科主任漆松濤教授表示,中國的腦卒中形勢相當嚴峻,防治任務不可松懈,需要持續提升診療水平,而腦卒中領域人才培養是其中的關鍵。通過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培訓,能提高相關人員對疾病的認知水平和先進醫療技術的應用能力,從而提高救治水平,挽救更多患者生命。
作為本次培訓班的參與方,美敦力公司也致力于提升中國腦卒中防治水平,在引進先進醫療技術、推動本土醫療創新的同時,還與多方合作開展形式多樣的學術活動和培訓項目,將全面、尖端的腦卒中臨床治療理念和操作技術帶給更多基層臨床醫生,積極推進腦卒中健康全流程管理,為實現健康中國2030戰略目標貢獻力量。
快速識別動脈瘤發病癥狀是贏得搶救時間的關鍵
顱內動脈瘤是顱內動脈血管由于先天異常或后天損傷等因素導致局部的血管壁損害,在血流動力學負荷和其他因素作用更新下,逐漸擴張形成的異常膨出,可引發出血性卒中(腦溢血)。
雖然并非真正的“腫瘤”,但顱內動脈瘤被稱為大腦里的“不定時炸彈”,一旦破裂出血,致死致殘率極高。而且,顱內動脈瘤在任何年齡的人群都可能出現,其中以40~60歲的中年人居多。
南方醫院神經外科亞專業科主任馮文峰教授表示:顱內動脈瘤如果體積較小,且沒有破裂,通常不會有明顯癥狀;如果體積較大,可能會壓迫周圍血管、神經、造成腦缺血癥狀和神經壓迫癥狀,比如劇烈頭疼、頭暈、視線模糊或半側臉麻木等?!币坏┏霈F上述突發癥狀,應立即撥打120急救電話,將患者送往附近有卒中救治能力的醫療機構。
普及腦卒中防治適宜技術,挽救萬千顱內動脈瘤患者生命
2019年11月,劉女士突發頭痛、嘔吐,經當地醫院CT檢查提示蛛網膜下腔出血,為顱內動脈瘤破裂導致的出血性腦卒中,隨即進行了血管內介入治療。術后癥狀雖得到了明顯緩解,但卻出現了血管痙攣伴有肢體偏癱。同年12月復查發現,劉女士的顱內動脈瘤不但復發了,還明顯增大,隨時可能再次破裂,需要立即二次手術。
然而,再次治療的難度大增,讓當地醫院無從下手。經多方打聽,該患者轉診至南方醫院。馮文峰教授表示:“該患者頸內動脈前壁上的復發血泡樣動脈瘤,瘤璧非常菲薄,手術風險高;而且首次治療時植入的支架增加了二次手術的難度,但我有信心可以治愈她!”術中,馮文峰教授團隊仍選擇創傷小、恢復快的血管內介入治療方案——用彈簧圈輔助Pipeline?血流導向密網支架治療動脈瘤。術后,該患者的動脈瘤未再顯影,術后重建可見Pipeline?打開良好。“
據悉,血流導向密網支架的出現,將顱內動脈瘤血管內治療的理念從瘤囊內填塞轉向血管壁的重建,開啟了顱內動脈瘤治療的新時代。血流導向密網支架能最大程度降低顱內動脈瘤再通和破裂風險,精準拆除“顱內的不定時炸彈”,幫助患者減輕病痛、恢復健康、延長壽命。
據悉,美敦力早前與北京腦血管病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中國腦血管病??坡撁诉_成共識,三方將針對腦卒中健康全流程管理,預防、治療、康復、健康促進以及信息化培訓等方面進行長期合作,預計在未來3年內共同開展80場腦卒中動脈取栓和動脈瘤治療技術培訓活動,培訓專業醫療人員5,000人次,讓包括血流導向療法在內的、全球領先的腦卒中治療方案惠及更多中國患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