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護士
32492、796178,這不僅僅是一串數字,這是四川友誼醫院疫情以來共接診的發熱患者和核酸采集人次。
數字背后,是四川友誼醫院1000余名醫護人員800多個日夜永恒的堅守。
我是60.70.80.90.00后,我是一名護士。
疫情來襲,我來不及回家,來不及休息,我不知道,前方需要面對的是什么。我只知道,醫院、隔離區、封控點、核酸采樣點都需要我!
因為,我是一名護士!
我叫羅嵐:
我是一名護士,出生于1991年。
第一次走進發熱門診,突然,5間的留觀患者病情惡化。緊急救治后,大爺渡過難關,牽著老伴的手說:“沒想到還能見到你,謝謝醫生護士。”緊握的雙手讓我覺得這份工作是如此溫暖。當我脫下防護服,大家的一聲聲生日快樂,讓我恍然。如果說,人可以一瞬間長大,那我的這一瞬間,是穿上防護服的那一刻。
我叫邵美琪:
我是一名護士,出生于1998年。
去年除夕,是我23年來第一次沒和爸媽在一起。看著爸媽給我發的微信:“家里的小公主,醫院的鋼鐵戰士,要加油啊!”心里有些酸楚,但我不怕,我好像一夜之間長大了,我真的可以獨當一面了。
我叫李小鳳:
我是一名護士,出生于1999年。
疫情期間的工作尤其辛苦,但堅守下來,因為責任擔當,也因為有他們:頭發一夜白了的院領導,聲音沙啞說不出話的護理部主任,腰痛到站不起來的護士長,上完夜班集結出發去外地支援的幾十名同事……是這些樣板人物,教會我們堅守!
我叫唐晴:
我是一名護士,出生于2000年。
我一到崗,就接到通知去發熱門診。說實話,心里有些害怕,但既然穿上這身衣服,就要擔起這份責任。采集核酸的臨時帳篷內,四十多度,我穿著防護服,干了10天,瘦了6斤。但我沒退縮,到如今依然堅守一線。
我是一名護士,我只是一個小兵,卻因為有幸能參加這場戰役,而倍感自豪!
萬家燈火里,我們守護著您,守護著四川友誼醫院,守護著成都這座城,守護著我最熱愛的祖國!